姓名: 彭仁鴻 背景學校: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領導學程
"研究所相較於大學而言必須問問自己,哪方面是你的興趣或未來想追尋的方向?畢竟到了研究所階段會影響到的不只是二年的時間而已,而是要更有興趣、專業上的投入和專注。對於自己有興趣的方向,『Just Do It』-做就對了!"
一、推甄的心路歷程
確立方向與欲推甄系所:
我覺得在大學期間最好能越早確立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會對自己在選擇報考研究時很有幫助歐。或許有人會問,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那該怎麼辦呢?其實可以透過人力銀行或是學校心輔中心的人格特質分析,認識自我。或是仔細察覺自己平常在從事哪方面的事情時會特別容易上手、較有感覺,或許這就是你的性向或感興趣的部分,便可以往這方面努力。
在確立自己要報考該系所時,第一步便是要先瞭解報考系所的資格和條件。有些系所可能會要求在校成績不能夠太差,因為成績是評審用來檢視你過去在校努力成果的重要依據。其他表現部分,則是要顯現出自己和報考系所相關與眾不同的能力(例如曾參與過哪些全國性的相關競賽紀錄,跟過哪些教授的研究計畫或專題等)。
建議大家如果對於該所的研究領域專長、師資和未來出路規劃有不清楚的部份,可以先參考該系所的網頁或是BBS研究所版對於該所相關的資訊和報考心得。
二、書審準備
資料收集:
確認自己報考的動機和勝算後,便可開始準備資料。一般而言在資料準備上主要需多加留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資料收集:
(1) 自己母校內所需準備:像是推甄名次證明書、歷年成績單、身分證及學生證影本、社團證明等。
(2) 個人過去相關資料:例如過去優異的得獎紀錄、證照、活動及競賽證明等。
(3) 相關系所的資料彙整:該相關領域系所的師資及研究領域、課程規劃以及未來就業出路等。
美工與排版:
儘量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根據非官方統計一位報考者,評審才花約一分鐘的時間翻閱。因此在排版方面,盡量以整齊舒爽為主,善用圖表,架構區分清楚及可。
三、面試準備
口說練習:
在口說準備方面,建議可以分為中英文兩種對照版本。尤其是推甄商管的同學,英文的自我介紹是不可或缺的。我的做法是可以先把中英文版的自我介紹先擬訂清楚,並請文筆或外語能力較好的同學幫忙稍加修飾【建議可以將自我介紹分為3min和1min這兩種版本,以備不時之需】。
另外可以請你的好朋友或是學長姐充當面試官,反覆的演練。打聽是否有認識或是瞭解該系所的學長姐,或許會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接著是大量的收集相關資料和相關值得注意的準備方向:
(1) 該系所的背景資料:例如所上的研究方向和目標以及課程規劃、師資研究領域等。
(2) 產業相關資訊:留意該系所相關研究領域近兩年相關的研究議題或是否有其重要新聞。該系所教授是否又有發表其相關的論點等。
臨場反應:
要如何在面試當天保有臨危不亂的表現,除了自己的中英文自我介紹和備審資料要很熟之外,建議在考試當天提前約半小時到一小時到,提早適應考場,才不會快輪到你口試時慌慌張張找不到考場或根本心情上還沒收心了解情況就馬上進考場了。
面對口試當中會面臨到的問題可能會有像是本身優劣勢和對所上的幫助、學歷背景、為何跨考、在校成績(主科或是有被當或停休紀錄者要多加留意)、新聞時事題或跟系所相關的專業性問題、社團參與活動當中所學習到的精神與啟示與該系所的關係、有些更是會要求閱讀一篇英文刊物,然後要求你快速的將文章內容摘要,測試你對於英語方面的掌握度。
給學弟妹的鼓勵:
『做就對了』
研究所相較於大學而言必須問問自己,哪方面是你的興趣或未來想追尋的方向?畢竟到了研究所階段會影響到的不只是二年的時間而已,而是要更有興趣、專業上的投入和專注。對於自己有興趣的方向,『Just Do It』-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