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姓名:陳心昊

畢業學校:台北大學統計系

準備科目:經濟、統計、管理學  (報考清大服科管理組考統管兩科)

 

一、準備考試的心路歷程

   三下一考完期末考開始準備,因為自己大學時生活重心都在社團,在校成績後段,大概除了本科系的統計有基礎概念外,另外兩科完全從頭開始。

  而清大服科和大部分其他學校一樣只從中採計其中兩科,三科雖然時間上非常緊繃,但我認定那是適合自己的策略,所以我想利用選考策略為自己爭取更多上榜機會。

  在這七個月裡,眼前的目標只有考上理想學校。

   大部分的時間裡 我的作息是這樣的-早上八點半到學校自習室,看到晚上十二點,中間自己找時間休息,每一天的成就感來自於可以搶到學校自習室頭尾香,當開燈和關燈的人。

   Jim Collins在《Great by Choice》一書中分析優秀的企業為何優秀。我被其中一個理論深受影響,那是我在準備過程中相信自己的動力

它是"20 miles march",大概是這麼解釋的:3000英哩的長征,你每天堅持以20英哩的步調前進,不多不少,千辛萬苦,你終於完成了;同時有一個人,狀況好的時候急行軍40哩,第二天遇到風雨,休息一天,每天都看心情看狀況多走、少走或不走....你完成的時候這個人大概還在半路上。

   考試亦然,這時候的你,每一天從早上起來開始,都要有一個目標,不要給自己放鬆、怯戰的藉口,這來自於我們狂熱的紀律(Fanatic Discipline)。我自己是這麼翻譯的:當你已經決定要去完成一件事,請記得要和他「來真的」,當你發現你只能好好運用手上的一點時間去做好這件事,就別浪費時間懷疑自己。

  最後結果,三科的各種考法在前十名國立大學中我這次大概全部報考過了,很幸運四種組合每種都有過至少一間學校筆試,給自己當初的選擇一個交代。而我非常喜歡清大服科所重視服務創新充滿理想和挑戰的氣氛,所以它是我所有複試學校中的第一志願。

 


二、學科準備心得

 

 

 

1.我每一科邊讀的時候都有建立自己的筆記,讀甚麼都一樣很容易忘東忘西,你需要一個快速幫你恢復記憶的筆記。

 

2.管理學我有默寫筆記的習慣,我會熟讀過課文後闔上課本,畫一張心智圖默寫自己記憶所及的所有理論架構,我認為這幫助我解題時能迅速連結到相關理論。

 

3.統計學和管理學都一樣,一定要瘋狂寫題目,尤其管理學最好是用整份考古計時。及早開始習慣申論題很重要,會比較容易建立出自己的一套答題技巧,上戰場實不容易慌,且觀察考古題非常重要,今年很多學校都不約而同的換了出題方向,服科所也突然出現了英文申論題,需要特別注意。

 

4.管理學的英文選擇題有時選項模稜兩可,大部分的選擇考古題都來自於教學光碟片,答案是死的,需要靠經驗摸出答題技巧或是出題者的邏輯,申論的發揮有時候需要一點創意和聯想能力,但是寫選擇題的時候你寫的答案跟他一樣才會有分數,這點其實很重要,有時候爛題目配分重得要命。

 

5.統計學服科所或企研所的大方向就那一些而已,但一個重點一定要演練過好幾種題目,我的方法是整理出筆記,寫題目遇到觀念盲點再註記,確定自己所有觀念都釐清才可以。


 

三、備審資料

 

清大服科相當有個性,限制備審資料只能兩張四面,中英文版各一份,而我在其他學校準備的履歷有兩三倍的篇幅。

這樣的格式絕對不允許太長篇的敘述,於是我決定只用一面的空間把我整個人的學習經歷及特色、學校活動經歷、未來期望一次簡介出來。

我的解決方法是繪製 心智圖(Mind Map) 放在末頁做重點強調。有了心智圖,我不怕看的人通篇只注意到這張有點怪異的圖,因為我的重點全在上面了。

 

心智圖的好處是讓我可以引導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如:

我用心智圖中的元素描繪自己對研究有興趣的相關經歷、因參與社團而對文創產業的興趣、學過邏輯數理能力得以幫助研究→得以指出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

且面試時允許攜帶補充資料,於是我只帶了我的研究計畫(包含題目、動機、背景、方向),想透過這個方式告訴教授們自己對研究了解的程度(當我強調多次自己想做文創產業的服務創新研究時,教授笑著問了:『所以你就是不想要去竹科工作就是了?』 當時這個問題讓我有點慌,但我相信我有讓教授看到我明確的方向)

 

 

五、面試部分

 

清大服科管理組面試模式是需要抽個案做論述,我的題目大概是:身為一個行銷顧問要如何整救一個快倒的地方動物園(英文),我用了Kotler的《行銷3.0》這本書為架構去發揮我的想法,面試前趕緊偷拿出紙筆整理出架構下想發揮的內容。

分析個案若有好的架構,論點如果獨特,教授會希望你多說明一點,這時候絕對不退縮明確講清楚,我想整個過程就會很順利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清大服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